-
-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
2019年08月31日
来源:《求是》2019/17
-
-
第一观察丨在三江口,总书记这样谆谆嘱托
-
2022年06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
-
习近平总书记沪苏纪行:万里长江绘宏图
-
2020年11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
-
王沪宁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切实提高民主监督工作水平 助力长江生...
-
2023-03-24
- 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为守护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新贡献。...
-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京闭幕
-
2022-12-30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30日下午主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闭幕会。在会议完成有关表决事项后,栗战书作了讲话。栗战书说,本次常委会会议共有35项议程,审议15件法律草案,通过其中3件,决定将1件提请大会审议;作出关于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通过关于香港国安法有关条款的解释等,圆满完成各项预定任务。栗战书指出,修改立法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立法工作的重要举措......
-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湖北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 栗战书强调突出长江生态环境修复 ...
-
2022-07-0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6月30日至7月4日率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湖北检查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推进长江保护法全面有效实施,依法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检查组先后来到宜昌、荆州、武汉等地,在产业园区、三峡坝区、航站码头、湖泊、生态修复现场实地检查,召开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座谈会和涉......
-
-
2022/12/08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凝聚学术界的共识和力量,11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线举办,与会学者围绕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展开研讨与交流。
-
-
2022/12/01
-
11月26日,由南京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社科联主席曲福田主持。张爱军指出,近年来,江苏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开启,长江经济带建设从“推动”“深入推动”到“全面推动”,有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入开展研究,以理论之思回答实践之问。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因势而谋、乘势而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长江一线开展实践调查,以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回答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在服务中心大局上作出新贡献。
-
-
2022/11/24
-
11月24日上午,首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在武汉开幕。本届司法论坛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长江海商法学会、武汉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基地联合主办。论坛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长江流域沿线法院、检察院有关领导,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相关司法行政部门、企业代表、律师代表等重量级嘉宾,将围绕长江大保护开展深入探讨、集智共商、交流共享。
-
长江经济带建设近10年,这些“超级工程”加速推进
-
2023/05/30
-
长江经济带的“超级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湖北省近日举行合肥到武汉高铁湖北段开工动员大会,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获批,力争下半年开建。合武高铁开工后,沿江高铁仅剩宜昌至重庆段还没开工,目前,该段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近10年的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上述“沿江高铁”就是沪渝蓉高速铁路,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沿江高铁分为上海至合肥、合肥至武汉、武汉至宜昌、宜昌至重庆、重庆至成都段。2020年12月20日,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由此推进沿江高铁建设。目前已开工三段,分别是武汉至宜昌段、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成渝中线。
-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长江禁渔,亮出“强基础”成绩单
-
2023/05/24
-
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是“三年强基础”的收官之年。两年多来,水域生态、上岸渔民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接下来如何更好保护长江生态、稳定上岸渔民生计?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探访长江岸线。烟波澹澹,水涨一篙。近日,鄱阳湖正式进入丰水期,最早的一批刀鲚已从长江洄游入湖,成群的鲤、鲫、鲇在水草间游弋。作为长江流域第一大淡水湖,这里即将陆续迎来各种鱼类繁殖生长的旺季。
-
全国首批野放长江江豚融入自然种群
-
2023/05/18
-
5月17日中午,在长江嘉鱼簰洲湾段,9头长江江豚被观测到。由此,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判断:全国首次野化放归的2头长江江豚,极大可能已融入长江江豚自然种群。4月25日,长江干流洪湖老湾中夹上游水域附近,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两头约5岁的雄性长江江豚,穿着特制的监测“小背心”,跃入长江,回到母亲河的怀抱。此前,它们已在老湾故道接受了2年的野化训练。5月17日中午12时,拖曳式实时被动声学监测系统发出警报,9头长江江豚在巡逻船周围百米开外跳跃。据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介绍,4月28日,通过长江江豚身着的“小背心”发现,2头野化放归的长江江豚和1头野外长江江豚合群,形成“3豚小组”
-
长江保护成效带给水资源管理新启示
-
2023/05/18
-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长江沿岸多个城市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打响管网攻坚战,将污水处理厂变为资源工厂,创新城市污水治理。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让长江母亲河焕发生机活力的生动实践,为加强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启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是一体两面,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长江经济带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密切关系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40多年的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系统施治,使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呈现出逐年改善、持续好转的良好态势,水污染治理成效日益显现。但总体来看,我国污染排放基数大、生态破坏较严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水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水资源管理迭代升级。
-
长江331个点位生态“大体检”
-
2023/05/16
-
今年4月,在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下,2023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启动。来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监测人员,将在两个月内对青海至上海的长江干流、重点支流和重点湖库的331个点位全面进行水生态监测,摸清长江水生态底数,为长江母亲河做“大体检”。近些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质不断提升,优Ⅲ水质断面比例超过98%,意味着要为长江的健康状况‘画像’,除了利用传统水质理化指标,还得依靠更高层次的水生态监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翀介绍,我国计划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而建立这一机制,必须对长江进行全面“大体检”。
-
数字赋能为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提速
-
2023/05/05
-
货船云集,岸桥林立,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集卡正有序通过智能无人闸口;不远处的堆场上,场桥设备快速地对集装箱进行无人化装卸作业……暮春四月,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连日来,记者深入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一些港口、码头,感受数字赋能长江“黄金水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切实担起上游责任
-
2023/02/28
-
作者:陈洁 杨文举(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工商大学分中心、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发展,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作出的原创性贡献。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加快打造生态之城,
-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2023/02/28
-
作者:张伟进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XKS010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的重要路径。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
保持战略定力,系统精准施策 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
2023/01/05
-
作者:邓立佳系原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沿线各级各有关部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加强长江保护修复工作,2020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已连续两年达到Ⅱ类。但长江保护修复涉及方方面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近期,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精准,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
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在产业转型升级
-
2022/12/22
-
作者:范恒山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
加强监督管理执法 夯实监测科研支撑 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
2022/11/01
-
作者:徐翀 系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分党组书记、局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资源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约18.8%,长江流域总人口4.6亿,约占全国的33%,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4%。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长江保护修复作出系统部署。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
-
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 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
2022/10/09
-
作者:方世南系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城市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空间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检验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沿线各城市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高水平黄金经济带、生态屏障带、文化旅游带,以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其中,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建设活力充沛、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开放包容的宜居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