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来源: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2024年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沿线多数省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整体发展方面,前三季度,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安徽、四川、贵州等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6%、5.7%、5.7%、5.4%、5.4%、5.3%、5.2%,均好于全国4.8%的平均水平。前三季度,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超2.3万亿元(23244.31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86.8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91.33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66.15亿元,同比增长5.8%。江苏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44.3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8.1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2413.2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52493.0亿元,增长5.6%。湖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655.01亿元,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15.77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6141.95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1697.29亿元,增长5.1%。
工业方面,前三季度,安徽、江西、贵州、湖北、重庆、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8%、8.5%、8.5%、8.1%、8.1%、7.9%、7.8%、7%、6.4%,均好于全国5.8%的平均水平。前三季度,安徽全省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持续保持20%以上增长,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汽车产量增长43.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2.6%,工业机器人增长52.4%,集成电路增长57.3%,充电桩增长52.1%。江西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8636.2亿元,增长7.7%,以35.8%的总量占比贡献了58.7%的经济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连续6个月增速保持在8%以上,排位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5.8%,较上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总量靠前的十个行业中8个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0.4%、19.9%和14.2%,合计拉动全省工业增长超6个百分点。湖北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快成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0个百分点,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5.8%,比上年同期提升25.6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电子元件、平板电脑产量分别增长70.9%、53.8%、39.8%、24.4%、12.8%。
投资方面,前三季度,上海、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7%、6%、4.3%、4.2%,增速均高于全国3.4%的平均水平。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工业投资增长10.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5.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湖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新投入持续加大,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4%,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0%、23.8%,分别比上半年加快0.1个、6.1个百分点。江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0.8个、5.4个百分点,并保持连续7个月的回升态势;全省扎实推进“大抓落实年”活动,大力实施“1269”行动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全省亿元以上施工项目8260个,比上半年增加683个,完成投资增长6.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0.3%;民间投资恢复加快,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长3.6%,比上半年加快1.0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正增长。
外贸方面,前三季度,长江经济带多个省份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贵州等省市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0.1%、9.8%、8.5%、8.2%、6.8%、5.3%。前三季度,湖北省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9月进出口值创年内新高,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1490.9亿、1634.9亿、1802.5亿元,从月度看,9月进出口值年内首次突破600亿元,增速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湖北省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超7成,加工贸易增速高于整体,前三季度,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767.6亿元,增长7.7%,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76.4%,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94.9亿元,增长21.8%,高出湖北省整体增速13.3个百分点,占12.1%,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34.8亿元,增长9.6%,占8.8%;东盟、欧盟、美国为湖北省前三大贸易伙伴,对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989.6亿、450.8亿元,分别增长31.6%、7.2%,对欧盟进出口571.7亿元,下降4.5%,以上三者均为湖北省前三大出口市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鄂州依托花湖国际机场物流优势进出口值突破60亿元,增长42.4%,增速居各市州首位,截至9月底,花湖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26条、联通30个国际航点,前三季度,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16万吨,带动湖北全省临空型进出口快速发展。安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6000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282.7亿元,同比增长6.3%,较全国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198.5亿元,增长8.5%,进口2084.2亿元,增长2.2%;机电产品出口2951.3亿元,占出口总值的70.3%,其中,出口汽车68.11万辆,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分别出口316.9亿元、259.5亿元;安徽省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针对战新产业发展痛点,开展《征免税通知书》“一次办理、多次使用”模式试点,简化减免税办理流程,同时深入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改革,将原先3—4天的口岸监管作业时间压缩为零,将关键原材料属地查检现场作业批次降低60%,平均缩短原料到厂周转时间5天,前三季度,安徽省集成电路、锂电池、电动汽车、液晶显示板出口分别增长9.6%、7%、272.2%、44.7%。浙江出口稳居全国第2位,实现进出口总值3.93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7%,其中,出口总值2.91万亿元,增长7.8%,进口总值1.02万亿元,增长3.5%,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占全国份额为12.2%、15.7%和7.4%,继续稳居全国第3位、第2位和第5位;欧美市场持续回暖拉动外贸增长,全省对欧盟、美国进出口5888.9亿元和5523.3亿元,分别增长5.6%和13.1%,增速较2023年同期分别回升8.7%、16.3%,其中第三季度,全省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1.5%,对美国增长14.0%,分别回升18.3%、10.8%,合计贡献了全省进出口增量的70.2%;全省对东盟、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7.0%、12.8%和5.8%,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1%;传统产业优势不断稳固,前三季度,全省机电产品、劳密产品分别出口1.35万亿元、8914.6亿元,分别增长9.4%、7.8%,增速高于全国同类产品,占全国份额提升0.1%、1.4个%,其中,船舶、集装箱出口分别增长1.0倍、2.1倍,七大类劳密产品出口增速均领先全国,占全国份额均有提升,全国劳密产品出口第一大省地位更加稳固;新业态动能更加强劲,前三季度,全省市场采购出口4034.8亿元,增长10.5%,跨境电商出口2581.4亿元,增长23.9%,两者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分别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4%、1.8%。
财政方面,前三季度,湖南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多渠道培植财源,前三季度,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5.28亿元,同比增长4.5%;民生支出增长较快,全省城乡社区、节能环保、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财政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7.4%、13.9%、3.7%和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