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2
来源: 新华网
5年来,湖北各级机关党组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对标履职、全力服务,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交出了机关党建优异答卷。
把牢凝心铸魂之“舵”
坚持把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讲话作为必学内容,采取中心组领学、培训辅导帮学、主题党日研学、知识竞答促学等方式,持续凝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砥砺建功先行之“为”
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划实施“机关党建促先行”,在长江大保护最前沿、流域综合治理第一线、科技自主创新主阵地等大事要事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以实干争先呵护“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一张水网安澜、一方发展永续”。
织密为民服务之“网”
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五共”理念,依托“一下三民”实践活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党员下沉社区、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等抓手,服务引导沿线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美长江。
树立典型示范之“标”
聚焦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新双十行动”,评选表彰优秀项目、“两优一先”“红旗党支部”,设立创新榜、制作专题片、编印风采录,河湖长制等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搭建协作交流之“桥”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指导下,精心筹备“共建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促先行”协作交流活动,邀请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流域19省区市工委齐聚湖北,共商共议机关党建协作,发出协作倡议,签订协作机制,在工作联谋、问题联解、力量联合中,推动长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为万里长江永葆生机活力注入强大“红色动能”。(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
相关新闻:
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协作机制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协作机制,具体如下:
一、协作目标
长江流域协作单位围绕“共建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促先行”,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持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贯彻执行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机关担当、党建力量。
二、机制内容
(一)模范机关共创机制。聚焦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探讨创建思路,分享创建经验,提出创建建议,合力打造一批“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汇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展优势。
(二)创新理论共学机制。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协作开展线上知识竞赛、微党课、微视频、青年理论宣讲、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联合主题党日等特色活动,明“道理”、知“学理”、悟“哲理”,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思路、找答案。
(三)融合发展共促机制。通过互访交流、案例展示、项目评选等方式,联合举办产品推介、产业对接、发展论坛、博览展销等活动,破解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巩固深化区域协作,定期举办机关党建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活动。
(四)骨干队伍共育机制。采取互派交流、挂职学习、结对帮带、委托培养等方式,推动长江流域省区市机关党员干部交流。依托党校、干部学院、教育基地等平台,跨地域、跨单位,单独、交叉或联合开展各层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开拓视野、提升质效。借鉴长江流域省区市机关队伍建设做法,完善培训班级设置、课程体系、考评办法和师资建设。
(五)党建品牌共建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分层创建,区分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党支部、党员等特点,丰富拓展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机关党建创新榜、红旗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载体。深入挖掘长江文化、机关元素,联合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万里长江党旗红”品牌。
(六)优势资源共享机制。整合各地红色资源、科创资源、思政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协作开展党建成果观摩、经验做法交流、读书学习分享等活动。探索“云共建”,用好各自机关党建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刊载长江流域省区市机关党建的工作动态、特色亮点、创新举措,推动互联互通、互学互鉴。
(七)热点难点共研机制。选取新时代机关党建理论和实践重难点问题,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问题,领题调研、同题共答,解剖麻雀、深钻细研,总结经验做法,提炼规律认识,共谋发展举措。采取理论研讨会、成果交流会等方式,固化调研成果,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机关党建创新发展。
(八)群团活动共办机制。深化党建带群建,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联合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青年建功、文体健身等活动,使群团活动成为机关党建创新增长点和重要突破点。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拓展清廉机关建设,组织扣好年轻干部“第一粒扣子”等活动,用好思想动态分析、支部家访、走访慰问、关爱基金、心理疏导等办法,用心用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三、组织保障
(一)明确协作责任。长江流域省区市机关工委轮值牵头,就协作内容、活动方式、问题研究、成果运用等定期会商,确定工作计划,统筹推进落实。协作机制成员单位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常态联系、信息互通,确保高效协作、优质协作。
(二)科学稳步推进。构建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协作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需要统筹考量、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坚持分阶段启动、分步骤推进、分领域实施,选好切入点,锚定着力点,干就干成、做就做好。
(三)及时总结完善。依托各类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协作机制推进情况、工作成效,营造“共建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促先行”浓厚氛围。加强协作机制的动态管理,沟通情况、反馈问题、研究对策,及时修订完善,推动常态长效。
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协作倡议
长江流域各省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拥有渊源深厚的共同底蕴和开放发展的共同意愿。我们倡议:建立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一、共襄美好愿景,扛牢政治责任。推行“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协作开展线上知识竞赛、微党课、微视频、青年理论宣讲、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联合主题党日等特色活动,学出坚定信念,学出内生动力,共同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政治责任。主动把机关党建放到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局中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建强政治机关,提高政治能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保党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决策部署在各级机关有效落实,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二、共担使命任务,聚力推动发展。树立全流域观念,强化上中下游互动协作,长江流域省市机关工委轮值牵头、会商1次,推动思路“联谋”、问题“联解”、力量“联合”。以机关党组织为纽带,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协调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城市群协同、基础设施互通等重大问题,推动资源互联、优势互补、平台互动,共同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党务业务深度融合,引导各级机关找准切入点、结合点,打破区划限制、行政壁垒、政策差异,联合举办产品推介、产业对接、发展论坛、博览会等活动,合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彰显机关党建作为。
三、共创模范机关,发挥引领作用。聚焦当好“三个表率”、创建模范机关,深入挖掘长江文化、机关元素,联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万里长江党旗红”品牌,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汇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发展优势。实施分类指导、分层创建,丰富拓展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机关党委创新榜、“四强”党支部、优秀党务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载体,增强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让党旗飘扬在一线、让党徽闪耀在基层。纵深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良好机关生态护航高质量发展。
四、共办群团活动,激发奋进活力。深化党建带群建,把群团活动作为机关党建创新增长点和重要突破点,发挥职工“主力军”、激发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文体健身、典型巡讲等活动,协力营造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坚持严管厚爱结合,组织扣好年轻干部“第一粒扣子”等活动,用好思想动态分析、走访慰问、关爱基金、心理疏导等办法,用心用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大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建功、交流互访等活动,传递好“守护长江母亲河、共建黄金经济带”的精神火炬。
五、共建骨干力量,锻造过硬队伍。加强长江流域省市机关党员干部交流,采取参观学习、互派交流、挂职学习、结对帮带、委托培养等方式,提升共建长江经济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整合各地红色资源、科创资源、思政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联合命名一批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开辟党员干部实地践学、锤炼党性的生动课堂,开拓视野、提升质效。用好机关工委党校和域内干部学院等平台,建强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系,开展联合培训,合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机关党员干部队伍。
六、共享资源信息,深化互学互鉴。加强机关党建交流,常态开展理论研讨、成果展示等活动,积极探索“云共建”,交流实践和制度机制建设成果。同题共答机关党建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重难点问题,领题调研、聚智攻关、促进发展。依托各自工作简报、刊物、网站等媒体平台,开设“他山之石”专栏,定期刊载长江流域省市机关党建动态信息、经验做法,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大江奔流不辍,实干砥砺前行。让我们携起手来,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力答好机关党建促先行“联考卷”,奋力奏响共建长江经济带“最强音”,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