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来源: 学习强国

留住江豚的微笑,智能巡护开启长江保护新时代

522日,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来自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58个保护地的巡护员队伍乘船出发,第一届长江江豚巡护员竞技邀请赛战幕开启。

长江流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四亿人与众多生物共享家园,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影响。作为保护区野外工作者,长江巡护员担负着自然环境一线守护的重要责任。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启的这场比赛,寄托了长江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烈愿景。

此次大赛由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湖北监利何王庙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湖南华容集成长江故道江豚自然保护区联合主办,湖北省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指导督办,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社会力量支持举办。来自湖北天鹅洲、湖北新螺、江苏扬州、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安徽安庆、湖南集成、湖北何王庙的8支队伍参加了大赛。

 

湖北新螺江豚巡护队

 

湖南集成江豚巡护队

 

湖南洞庭湖康山江豚巡护队

为期两天的竞技赛分为室内竞赛和野外竞赛两部分。参赛的每支巡护队由一名随行队长及两名巡护员组成。522日举行的是模拟实战的野外竞赛,巡护涉及全方位综合能力,队伍在比赛中要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完整的巡护记录(包括野生动物记录、江面水域情况记录、人为活动识别等)。阻止违法活动是巡护队的主要工作之一,大赛在20公里水域铺设了5个点考察参赛者野外技能:偷捕、排污、破坏管护设施、垂钓、游泳。由工作人员扮演偷捕分子在固定时间段进入巡护地区,参赛队伍需要根据线索抓捕偷捕分子,并进行模拟制止管理过程,执法过程通过运动相机和执法记录仪记录。

除了巡护图、巡护表格、望远镜、救生设备等日常装备,每只参赛队伍还有一台装备了最新长江巡护App的手机,巡护App考虑使用人群及管理要求,具有易操作、全自动化分配任务、实时掌控巡护状况等特点,长江巡护App内置发现物种”“事件上报”“远程协助”3个主要功能,还可进行简单的OA信息查看,其中有个人统计、物种资料库等辅助功能。

 

巡护队员在比赛中利用定制的手机App软件进行智能巡护

巡护App连接站内管理员与野外的巡护员,管理员操作实时控制台,可实时掌控巡护人员的巡护过程,在有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进行连线沟通,巡护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均得到大幅提升。

不论是人类行为识别,还是野生长江江豚观察记录,都需要拍摄清晰、高度适宜,准确填写记录表。野外比赛的情况还要在当天晚上做成PPT进行展示。

523日是室内答题,题目类型包括法律法规与案例分析、野生动植物基础知识、野外生存(野外急救/自救)、生态保护、巡护管理技能等多方面。

 

巡护队员观察江面情况

来自江苏的扬州江豚巡护队是522日第一组出发的队伍,队员都是拥有30年以上经历的渔民,长江实施全面禁渔后,他们上岸转产,以巡护员的身份守护江豚。巡护员日常巡护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加上极为丰富的水上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快就发现不少线索,顺利完成比赛。笔试考试中,扬州江豚巡护队一马当先,最终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获颁微笑天使杯。来自湖南的洞庭湖巡护队、江西的鄱阳湖巡护队和湖北天鹅洲巡护队并列第二名。

 

巡护队员室内答题

在闭幕式上,我国著名鲸豚类保护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首席专家雷刚发表感言并为巡护队颁奖。王丁表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巡护员群体,期待社会各界关注并支持巡护工作。

雷刚表示,作为长江生态环境的指示剂物种,保护长江江豚就是守护长江。虽然在各方的努力下,长江江豚的保护已经取得了遏制其种群快速下降的趋势,但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期待巡护队员们能将在此次大赛中的所见所学,带回保护区,融入日常工作中,为江豚的保护再创新佳绩。

 

与会嘉宾为志愿者代表颁发感谢函

长江保护,任重道远。如何更好地开展巡护工作,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安排与责任划分、巡护员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责任心、稳定高效的巡护软件、媒体的积极宣传都不可少。从传统的人工作业、肉眼观豚,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通过无人机、无人船、视频定点抓拍、水下生态声学记录仪等设备自动采集数据,汇总到终端监控平台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空中、陆地、水下全方位实时监控的智能巡护,巡护员从渔民、志愿者、社会公益人士,逐步转变为专业人士,一个科学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巡护管理体系,必将为长江江豚营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贡献长江大保护的目标。你我齐心,自然向好,用智能巡护守卫长江,留住江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