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26

    来源: 中国环境网

“两山”转化的“丽水样本”有何启示?

彭绪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经济数字化工程(丽水)研究院研究员

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在丽水调研时特别指出,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千万不能搞一些破坏性的开发,把自己的金饭碗给丢了

作为两山理论实践地,丽水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两山转化,取得突出成效。十三五以来,丽水市GDPGEP协同快速增长,两山转化效率不断提高,GDP增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农林牧渔增加值增幅、生态服务业增加值增幅,以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民人均收入增幅等,均居浙江省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涌现出许多典型样本。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案例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

丽水样本的核心是在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生态产品供给;加快林权、河权、农村住房使用权等农村产权改革和绿色金融、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等制度创新,强化两山转化制度驱动和政策保障,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推动两山高质量转化。这对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丰富启示。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丽水不仅强力实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淘汰环境不达标企业,严格产业准入标准,还将31.8%市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75.66%区域划为限制工业进入的优先保护区。在这种情况下,丽水仍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丽水样本证实了两山理论的科学性,即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也不必然阻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二者并非对立关系。人类生存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空间和生态要素,生态环境系统既具有生态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加强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力度,维持良好生态环境,逐步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有利于生产更多高价值的生态产品,培育环境生产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环境生产力转化中发挥临门一脚作用。生态容易受到破坏,环境容易受到污染。事实表明,生态环境也是稀缺资源。但环境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生产力,并不能自动将生态环境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转换为现实经济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找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现实环境生产力,释放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丽水样本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核心关键路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融生态文明建设于经济建设,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开两山转化通道,有利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在经济新常态和后疫情背景下,对于具有生态优势的欠发达地区,有利于促进生态产业化,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探索特色绿色发展道路。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反作用力和积极影响。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但是如果只注意到和注重绿水青山对形成金山银山的积极作用则是对两山理论的片面理解。反过来,做强金山银山既可以倒逼绿水青山的发展,也可以成为培育绿水青山的强大推动力。这是因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两山转化的前提,不仅是绿水青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底色成色,还必须推动产业生态化,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和环境负荷,并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得绿水青山能够持久和可持续。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物质投入、全民参与和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把金山银山做大,让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好处,才能形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才能形成持久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良好发展格局。在此意义上,金山银山也可以促进绿水青山,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关系。有意识地利用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反作用力和积极影响,对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