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
2024/07/22
-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朱旭森、彭国川、张伟进 生态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筑牢生态屏障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指出:“要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维护长江母亲河生态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专题深思)
-
2024/05/21
-
作者:胡立君 陈磊(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为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
科技助力长江大保护(开卷知新)
-
2024/01/09
-
作者:张建云 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长江,发源于雪山奇峰,淌过千里山川,昼夜不息,奔流到大海;她沁养万千生命,孕育璀璨文明,世代传承,生生不息。当前,长江大保护正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在全流域铺展开来。
-
以绿色金融助推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
2022/06/13
-
作者:张兵 系河海大学副校长、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长江经济带应力求实现产业“绿色”和“发展”共赢。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而绿色金融通过信贷、基金、债券等金融服务和一系列制度安排,将社会资本引至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产业绿色发展过程,成为助推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手段。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二是新兴绿色产业建设。目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正逐步调整,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
-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2022/04/02
-
作者:宋鑫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法学智慧(专题深思)
-
2022/02/28
-
作者:谷亚晴 为安徽省委党校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文章|分区分类加强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修复
-
2022/01/12
-
作者:李军 系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主任 长江经济带湿地类型多样、面积广大,做好长江经济带的湿地保护修复对我国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重大。近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十四五”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分区分类实施湿地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推动《方案》落实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根据长江上游高原、中游低山丘陵、下游冲积平原三个湿地区域的不同特点,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都市圈地区、重点流域等区域的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方案》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文章|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
2022/01/12
-
作者:欧阳志云 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生态产品有如下特征,一是生态产品来自于生态系统,即森林、草地、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或农田、园地、城市绿地等人工生态系统;二是能支撑或改善人们生存生活的环境条件,能够增进人类福祉,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三是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或保障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四是生态产品多为公共产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生态产品通常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物质产品,包括食物、水资源、木材、棉花、医药、生态能源及生物原材料;第二类是生态调节服务产品,主要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生产氧气、保持土壤、净化环境、调蓄洪水、防风固沙、授粉等;第三类是文化服务产品,主要有自然体验、生态旅游、自然教育与精神健康等。
-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文章|新时代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使命与逻辑
-
2021/12/24
-
作者:张国强 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研究员 《“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是新时代按照新发展理念制定的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规划,对指导“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充分调研沿江省市交通运输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主要从网络化、一体化、开放型和可持续的交通供给维度,彰显了长江经济带在中国交通网络布局中的战略位势及经济空间格局中的关键作用,直观地表达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推动长江经济带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与内在逻辑。
-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系列宣传文章|立足主战场 谱写新篇章
-
2021/12/22
-
作者:吴滨系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研究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地位突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发展潜力巨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等规划政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立足新阶段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切实抓好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