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12/08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行

 

研讨会现场本网记者 明海英 

1130日,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重庆社会科学院、湖南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与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忠家、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爱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北省社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刘光远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述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北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魏登才等出席研讨会。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相关部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相关科研人员参加研讨会。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张忠家在欢迎辞中表示,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他强调: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合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典范;长江中游是畅通长江经济带经济循环的中间支点,中游通,则长江通;中游畅,则全盘活,新发展格局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正当其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应积极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为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提供重要支撑;湖北应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中主动发力,充分发挥长江高端智库对话优势,打造学术研究共同体,为促进长江流域各省市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刘爱国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跨越五年的三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主题从推动深入推动,再演进到全面推动,充分展示了实施长江经济带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不同里程碑。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之一,经济腹地广阔,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城镇化基础较好,是衔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体现更大的责任担当,勇担绿色发展主战场,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应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上挖掘更大潜力,畅通双循环主动脉,塑造发展新优势;应全面贯彻新发展主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争当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刘光远主持开幕式时说,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群策群力、开拓进取,携手共推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将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板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引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一体化 形成区域统一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未来城市实验室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治彦,武汉新港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林,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罗静,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武汉金控阳逻港口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建刚等,分别围绕《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长江中游经济圈建设构想》《坚持战略引导,强化产业思维,推动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数字经济与中三角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格局与人口流动性研究》《双循环背景下中三角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加快国际贸易服务窗口落地,助推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刘治彦表示,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成为扩大内需的增长点。

宋德勇建议,策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项目,聚焦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等专业园区,逐步形成企业之间、城市之间、城市群之间相互协同的中三角特色数字经济区域发展格局。

王磊表示,中三角要加快一体化,形成区域统一市场。国际市场是中三角发展软肋,要加快国际化,融入全球化。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重庆社科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彭国川、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顺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陶雪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张静等,分别围绕《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刻认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评价与预测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对策与研究》《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再出发》等方面进行研讨。

成长春表示,将外循环的支撑由外转内,以内循环作为外循环的坚实基本盘,促进外循环的升级迭代。做大内需、形成内部市场的战略纵深,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由外循环升级反推内循环,即强化技术来提升国内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链攀升,最终让中国从投资+出口转向创新+内需驱动。

张静建议,在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联合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试验区、培育内陆开放新高地、构建统一运输市场体系、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等方面协同合作;推动湖北自贸区、湖南自贸区与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合作建设,在制度创新、产业发展、共建园区、中欧班列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