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来源: 新华网客户端
“武汉将积极做好‘三大文章’,统筹推进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努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9月24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在出席“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深入推动区域协同融通分论坛时表示。
盛阅春说,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赋予武汉的重大使命责任。武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努力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一是做好“强核”文章,推动城市能级实现新跃升。武汉是武汉都市圈的首位城市、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特殊、使命光荣,做大做强自身发展能级、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是武汉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
近年来,武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城市第9位;2024年全市经济总量增长5.2%,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总量增长5.5%,武汉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劲与活力。
当前,武汉正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五个中心”城市定位,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提升城市核心功能,深入推进国际研发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新时代系列“汉交所”和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着力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965”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国光谷、中国车谷、中国网谷、中国星谷、中国药谷“五谷丰登”;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新双十”行动,办好长江文化艺术季等重大活动,加快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做强开放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带动力、影响力;力争到2030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加快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二是做好“壮圈”文章,推动同城化发展迈上新台阶。自2022年《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有力推动下,都市圈“1+8”城市深入推动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4年都市圈经济总量超3.6万亿元,占湖北省经济总量60%以上;都市圈“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加快形成,6个离岸科创园(中心)发展壮大;共抓长江大保护纵深推进,2024年武汉都市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当前,武汉正围绕加快都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动打造汉襄宜“金三角”,以“健机制”推动发展“一盘棋”,加快完善“1+8”城市常态化协商、会商协调机制,推动全域中长期规划的共谋共商、共绘蓝图;以“硬联通”促进交通一体化,加快武鄂黄黄“三横三纵”、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双中心”,做强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整体提升枢纽链接能力;以“活市场”促进产业一体化,深入推进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加快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科技研发协同攻关、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机制模式;以“软联通”加速服务一体化,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圈通办”、更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做好“带群”文章,推动协同联动取得新突破。围绕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携手举办十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吸引12个观察员城市参与合作,在交通互联、协同创新、民生融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盛阅春表示,面向未来,武汉将牢记殷殷嘱托,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人才、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综合优势,积极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会商合作,探索构建跨区域合作发展新机制,在交通互联互通、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