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来源: 马鞍山日报
8月4日,长江东岸的安徽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芦苇随风摇曳,江面上绿波荡漾,不时有鱼儿翻腾跃出水面。漫步滨江栈道,脚下是由吊机底座改造成的观景平台;眼前,红色透水沥青步道向远处延伸;岸上,“江豚回家”主题雕塑旁,游客纷纷驻足,与“微笑天使”合影。
眼前的景象让人难以想象,曾经的薛家洼是长江干流马鞍山段渔民、渔船最集中的聚散地,江边布满工厂,沿江烟囱林立,长江水体污染严重,生态问题重重叠加。
2019年,马鞍山市以薛家洼为突破点,启动长江东岸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拆除非法码头、修复岸堤、植被复绿、清理固废等一系列整治工程在这里展开。通过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薛家洼从“生态疮疤”蝶变为“城市生态客厅”,成为全国首个由工业岸线转型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2020年以来,马鞍山市奋力扛起长江大保护使命,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一体推动长江两岸79公里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提升工程,聚焦打造践行“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重要论述的先行示范区,走出了一条以环保问题整改推动长江生态环境整体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
5年来,153个非法码头、34家船厂、497家养殖场全部清零,933个长江干流、1836个长江支流入河排污口、774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累计清理长江岸边和陆地固体废物100余万吨,长江主要干支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367.29万尾,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姑溪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完成验收……马鞍山交出了一份可感可及的“生态答卷”。
2024年8月18日,马鞍山市首个长江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从此,马鞍山有了保护长江的专属节日,长江大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行动。与此同时,马鞍山市深挖长江大保护“生态福利”,探索文旅融合发展,马鞍山长江文化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2024采石矶长江音乐节火爆出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一江两岸的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层层跃升。
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生态客厅”,曾经的生产岸线让位给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文旅岸线。长江东岸的芦苇江湾、滨江文化公园、采石矶景区等景点“串珠成链”,西岸的和州之心、浮沙圩也成为新一代的网红打卡点,为市民创造了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实现了“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