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9

    来源: 南京日报

把长江南京段建成高质量发展典范

朱新华

(作者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江苏生态产品价值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下,长江经济带不仅是发展经济的黄金水道,更被规划为以绿色发展为本的生态廊道。202011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市民在鼓楼滨江风光带江豚观赏地游玩休憩。徐琦 摄

“五新三主”,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努力把长江南京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高质量发展典范的一项新使命。

长江大保护工作需把握好三对关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长江大保护工作需把握好三对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的整体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多功能生态要素,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在整体推进的同时,还要抓好重点突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岸线修复和高效利用、沿江产业转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

二是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谋发展,探索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三是正确把握“破”与“立”的关系。除旧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手做减法,破除旧动能,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转移到绿色低碳的发展轨道上来,以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为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腾出空间、创造条件。一手做加法,发展新产业、培育新技术,聚焦重点产业链,推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应用,塑造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南京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

近年来,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五新三主”新使命,以系统性理念抓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突出解决环境短板问题,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重点抓好沿江产业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

首先,突出系统思维,全面开展长江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在沿江岸线整治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效。

其次,聚焦减碳降污,推动沿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沿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南京市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减碳降污为契机,大力推动沿江产业转型。

再次,坚持制度保障,构建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立长效的生态保护与补偿、空间发展、转移支付等管理制度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综合运用经济、科技、行政、市场、法治等多种手段,南京初步构建生态文明时代长江经济带“命运共同体”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和治理体系。

努力把长江南京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高质量发展典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打造长江南京段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五新三主”新使命,要努力把长江南京段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高质量发展典范。

一是坚持生态筑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系统理念,构建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格局。要突出沿江生态环境系统性保护修复,一体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岸线“四水一岸”保护修复;抓好“十年禁渔”“拯救江豚行动”,新建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推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借鉴浙江安吉试点“两山银行”经验,探索生态资源资本化和生态资源储蓄交易路径。同时,加快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前达峰地区、重点行业名单及时限,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二是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着力打造枢纽经济高地和资源配置高地,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宁宣黄成长带、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协同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为引领,推进南京都市圈“东进”“西融”,系统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构建国际化大都市风范和现代化城乡形态,使南京都市圈成为跨区域都市圈建设典范;打破行政壁垒,推进上中下游联动发展;支持园区跨域共建、产业飞地等合作方式,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产业链对接。

三是坚持双向开放,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把握“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机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着力将南京打造成支撑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和战略支点。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实施一批综合交通走廊规划建设项目,加快形成“米”字形铁路枢纽。充分发挥长江负12.5米深水航道优势,增强高铁、空港、海港枢纽功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更好畅通要素循环、支撑产业升级。高水平建设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充分发挥江北新区和自贸片区“双区”叠加优势,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碳排放等领域进行创新探索,提升全球范围内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构筑南京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积极发展新一代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紫金山实验室、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芯城核心区科研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增强源头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坚持用科技力量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问题,集聚更多环保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专业型、全链条、高端化的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长江生态保护协同创新基地。将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融为一体,不断提升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积极打造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五是坚持文化为魂,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积极推动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滨江区域空间品质。重点建设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等一批长江历史文化项目,持续完善鱼嘴湿地公园、幕府山滨江风光带、八卦洲环岛湿地自然风光带等一批山水资源项目,将历史文化元素与滨江山水资源结合起来,聚焦“九大城市客厅”“南京外滩”等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南京特色的长江文旅产品,建设山水交融、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长廊、创新活力江岸,充分彰显“山水城市主轴、美丽人文江岸”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