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1

    来源: 《金广安》杂志

四川广安: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共话“一江春水向东流”

2025年,广安市生态环境局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同城融圈”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嘉陵江流域(广安段)保护和发展,与重庆毗邻地区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话“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谋用策科学治污,改善水环境

深化中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建立1个“一河一策”、1个“一河一档”、4张工作清单、N个项目支撑的“1+1+4+N”河湖管护模式,聚焦流域突出环境问题,争取流域治理项目30余个,投入资金20亿余元,制定环境综合整治系列方案,强力推进水环境问题治理。嘉陵江流域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嘉陵江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质。

推进城镇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累计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11座,配套管网1795公里,城市、县城、建制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9.5%97.2%89.8%,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2.4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63%,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5.7%

加强流域沿岸工业污染治理。以流域为重点,开展水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化工、医药等重点企业污水排放日常监测,全面排查整治流域沿岸污染物排放企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全市累计排查出“散乱污”企业337户,已完成整治336户。

用心用力精准治污,优化水生态

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完成总投资96.7亿元、6大类工程45个大项目314个子项目、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0.3万公顷的广安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省级整体项目验收。制定20232025年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计划,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清洁小流域。积极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完成嘉陵江等38条河流(湖库)健康评价工作。

加强河湖岸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河湖管理范围河道划定,完成全市50平方公里以上、流经重要场镇的46条河流河湖管理范围划界任务以及46个已建成堤防、4个天然河道水闸划界任务。严格落实采砂规划、年度采砂实施方案刚性约束,投入运用省级河道砂石采运管理信息平台。在重要河段、敏感水域及两禁(禁采区、禁采期)期间强化水行政监管执法,整改“四乱”问题545个、妨碍行洪问题17个。

加强区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紧抓长江“十年禁渔”,争取渔业补助资金1.9亿元,科学实施退捕上岸、增殖放流。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台账,依法划定4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严格实行湿地面积总量控制,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全市湿地面积23.68万亩,湿地保护率达60%以上。

加强跨界流域水生态环境管控。针对跨界河流御临河、大洪河、兴隆河(南溪河)等10余条流域,深化与重庆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川渝生态环境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对川渝典型中小流域治理及智慧管控开展产学研研究,与重庆市合川区、长寿区常态化开展跨界河流联合监督监测、巡河检查、督查执法100余次,切实保障跨界流域水环境安全,优化跨界流域水生态。

用智用功持续治污,管好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总量红线、纳污红线、效率红线“三条红线”管控,印发实施《广安市“十四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截至3月,全市用水总量为7.58亿立方米,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1,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各项指标均满足省政府“三条红线”目标要求。

坚决清理整改小水电站。全市列入长江经济带清理整改的小水电共有85座,总装机11万千瓦,按照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要求,全面完成退出小水电4座、整改小水电81座的目标任务。将生态用水调度纳入日常运行调度规程,建立常规生态调度机制,切实履行长江生态修复中的责任和职能,保证河湖生态流量。

推进节水型社会创建。持续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4个县区创建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全市成功创建率达67%,节水成效明显。持续夯实农村水利基础,整治中小型病险水库21座,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39%,规模化供水率达76.46%

用诚用情依法治污,维护水安全

强化风险源头防范。以嘉陵江、渠江流域为重点,为重大环境风险企业上门体检,科学指导重点企业整治风险隐患点位,更新完善应急预案,指导开展应急演练110余次;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管控,采取随机抽查、突击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依法打击污水超标排放、危废非法处置等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流域联防联控。深化与南充、达州以及重庆渝北、合川等地联合治理,签订《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并与重庆合川建立流域川渝联合执法、水质监测机制,与重庆长寿等地共建应急监测简易实验室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预防预警体系逐步完善。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编制嘉陵江、渠江等7条主要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方案,建成广安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承办全省天府行动、天府卫士系列联合应急演练,有力提升了环境应急实战能力。广安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

(作者系中共广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