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04

    来源: 中国江苏网

江苏:万里长江由此入海,南通细绘生态保护“工笔画”

江苏南通,是万里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站”,东海黄海在此分界。三水交汇处,扑面而来的江风海韵,让这座水韵之城充满灵秀气息。

61日至2日,“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联合报道组走进南通,探访当地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风景如画的启东圆陀角风景区,记者从“大江之委海之端”观景平台放眼望去,绵长的海滩、起伏的沙洲、静谧的海岛,壮丽景观不禁让人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看得见的美景背后是久久为功的长效治理。圆陀角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环境和治安存在问题、消防隐患突出。滨海生态公园黄金海滩曾经是茫茫一片芦苇荡;国家4A级景区碧海银沙还是一个养殖滩涂;江滩、海滩垃圾随处可见,300多艘废弃船舶堵塞航道……

十余年来,圆陀角旅游度假区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持续做好江海同步监管防治。“我们致力于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度假区成功创建成省级美丽海湾示范项目,建成了南通长江口北支湿地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为沿江湿地、沿海湿地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平台;建立了‘湾(滩)长制’,对22个入海排污口进行了严格的监测溯源整治工作;持续举办净滩志愿活动,动员广大居民和志愿者共同加入环境整治行动。”启东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委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燕峰告诉记者。

正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一江碧波潋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畅游,万亩滩涂如画”的美丽景象,正把圆陀角的江海岸线摹画成生态画卷,加速成为长江入海口具有国际知名度、独具江风海韵魅力的滨海休闲旅游胜地。

溯江而上,位于南通市崇川区的五山及沿江地区也正同样经历着一场生态蜕变。

“过去,这片土地上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小景区相互交织,污染问题突出。”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党政工作局副局长钱墨文介绍,临江而立的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等五山沿江地区拥有沿江岸线约14公里,是长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态腹地,也是南通城市发展的重要水源地。以前,五山及沿江地区曾有一片散货港口,成堆的硫磺和铁矿石露天堆放。由此产生的粉尘、噪音、发臭的污水严重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环境。

这里之所以能变身为满目绿色的狼山国家森林公园,归功于南通保护“黄金水道”的决心。“2017年,南通将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钱墨文说,区域内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203家,拆除河道周边各类违建6.5万平方米,腾退、修复沿江岸线12公里,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将原来小景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的五山地区建成了南通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苏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

如今,徜徉在五山及沿江地区的江堤步道上,目之所及,皆是翠绿。“山畔嬉江水、江上揽五山”的盛景,令人心旷神怡,成为南通最引以为傲的“城市封面”之一。

从昔日的“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蝶变为“留一江清水、绘两岸美景”,工业“锈带”变生态“秀带”,环境“短板”成生态“样板”,南通市实现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华丽转身,江海沿岸共同唱起一曲山水人城和谐相融、产业生态同频共振的新时代长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