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咽喉,吴楚分疆第一州”。安庆地处长江北岸,长江流经安庆市境165公里。近年来,安庆市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能力提升行动,成效显著: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我们主要对污水里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进行监测,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4月7日下午,在安庆市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园内,公司检验中心工作人员吴卉正在对生化池内的污水进行取样。“生产部门会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工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吴卉告诉记者,检验中心安排了专人每隔4小时进行取样检验一次。
曙光公司是安庆市重点化工企业,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较大的氰化物生产基地。为保护长江生态,根据安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2010年开始,曙光公司将位于长江一公里范围以内的老厂区逐步搬迁至安庆高新区的曙光化工园。
在曙光化工园的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几个大型的池子里装满了正在处理中的生产废水。“污水经过收集、调节、生化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再通过‘一企一管’排至亚同环保有限公司进行深处理。”曙光公司总工程师聂贤宝介绍,曙光化工园通过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污水年排放量由120万吨减少到90万吨;投资建设的一套回用水装置,每年可节约新鲜水用量约200万吨。
不仅以曙光公司为代表的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庆环保部门还实施化工企业“三个一批”工程(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并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全收集和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安庆市高新区作为专业的化工园区,集聚了50多家化工企业。安庆高新区于2017年启动“一企一管”工程设计施工,2019年园区企业陆续完成接管。此外,该区还与第三方专业企业合作,开展“环保管家”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托管服务。“我们会对企业的雨污分流情况、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企业,同时做好闭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企业进行复查。”“环保管家”叶庆说。
“十三五”期间,安庆坚持绿色发展,严格落实“禁新建”“减存量”等要求,推进沿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沿江1公里范围内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全部退出或搬迁入园。“我们将继续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促进长江经济带水清岸绿产业优。”安庆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