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2/05

    来源: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试点示范成效初显

近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重要指示要求,先后支持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和浙江丽水、江西抚州分别开展绿色发展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通过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动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各试点城市示范工作有序推进,在加强规划管控、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初步探索出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一、突出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以规划为龙头,统筹生态、土地、空间等要素资源,做好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上海崇明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落实《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深入实施《上海崇明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强化生态空间底线约束,严守1177.82平方公里生态空间,严控全区常住人口在70万人以内。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将释放出的规划空间留给生态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加强风貌管控,针对不同地区的风貌要素实行差异化管理,新建建筑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米。湖北武汉科学编制《武汉市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四水共治和科教资源创新驱动等方面先行先试。及时制定《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提出一轴、三区、六段的滨江带总体功能布局,江湖联通、四水共治、分区治理、立法管控的滨江带保护利用模式和功能提升、生态修复、特色塑造、设施重构的滨江带保护利用战略。重庆广阳岛紧紧围绕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的高远立意和丰富内涵,立足自然生态本底、历史人文本底、发展建设本底,深化完善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6大策略和18条具体措施。

二、突出生态优先,加强系统治理

以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为前提,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湖北武汉深入实施四水共治2019年全市安排四水共治项目488个,投资294.5亿元。以三湖三河为重点,强力整治污水直排和劣V类水体,全力提升重点水体水质。大力实施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引领生态治水示范样本,探索出水岸同治、生态修复、自我净化为主的东湖生态治水模式。加快实施岸线码头清理整治,货运码头全部退出中心城区,两江核心区码头数量减少61%,趸船数量减少63%重庆广阳岛坚持生态修复先行,严格实行全岛封闭管理,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已形成2.7平方公里次生山林,岛上现有植物383种、动物310种。重点开展一线六点九项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启动21.5万平方米山体、1.6万平方米溪流水体、42.6万平方米林地、6.1万平方米田地、6.0万平方米湖塘、31.1万平方米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江西九江围绕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目标,全力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通过PPP模式与三峡集团合作实施145亿元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大力整治城市水污染。按照建设堤外绿化生态带、堤内园林景观带要求,深入开展沿江环境综合提升,继续推进沿岸全面绿化、可视范围内矿山清理、裸露山体修复和码头复绿,已累计投入近60亿元,栽植各类乔灌木427.4万株、芦苇101万株、铺草皮33万平方米、撒草籽9775公斤。已累计关停矿山340家,治理废弃矿山5700多亩。

三、突出绿色生产,加强转型升级

以发展新技术、新业态为动力,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经济发展能级。上海崇明大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全力打造两无化系列农产品。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行合作社+优质企业订单农业,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85%。深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积极推动旅游供给从风景和产品向环境与服务全链条拓展,全面打造多旅融合新业态格局。湖北武汉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获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江西九江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试点为契机,统筹实施116个重大技改项目,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深入开展沿江小化工企业清理整顿退出工作,第一批37家企业已基本完成出清,第二批、第三批正有序推进。以“5+1”千亿产业集群打造为重点,现已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4家,全市高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0家以上。

四、突出绿色生活,加强生态文化

以培育生态文化为抓手,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人文环境塑造。上海崇明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生活,持续抓好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回收率达到36.5%。倡导绿色交通,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出租车全覆盖,公共自行车项目上线投运。推广绿色建筑,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9万平方米,落实装配式建筑78.2万平方米。浙江丽水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持续营造低碳消费社会氛围。广泛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金(华)丽(水)温(州)天然气输气管道丽水段已全线贯通,天然气县县通工程加快推进。低碳节能交通工具广泛应用,已实现9县互联和外县市互通的完整运营网络,市区清洁能源出租车、公交车占比分别达95%70%,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稳步下降。江西抚州全面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利用生态平台激励市民践行低碳生活。探索实行绿宝碳普惠制,研究开发绿宝”APP,建立完善电子碳币券计扣转换支付系统,有效打通低碳行为惠民惠商惠农、绿色生态共建共享共赢的循环链条。目前,绿宝实名注册用户30余万人,累计产生碳币”500多万个。碳普惠联盟商家已有243户,加盟绿色有机农业企业20余家。

五、突出机制创新,加强制度保障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强化制度建设,持续完善绿色发展示范制度体系,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上海崇明深入落实生态+法治发展战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行政联动机制,“1+X”的法制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加强区域环境联防联控,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启东联合建立了北长江口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机制。湖北武汉探索创新市域内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精细设置奖惩标准,率先启动长江、汉江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2019年,共安排生态补偿资金76392万元,长江、汉江跨界断面考核10个区共计罚款600万元,5个区共计奖励850万元。浙江丽水制定全国首个山区城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开展了市县两级以及试点村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评估。建设生态信用体系,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与金融信贷、行政审批、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挂钩的联动奖惩机制,梳理生态信用联合奖惩措施清单30条和激励措施35条。江西抚州积极探索生态资产的资本运作模式,如乐安金竹畲族乡以山林资源入股,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生态旅游,享有景区门票收入30%的分红。推进广昌、资溪、宜黄、乐安等县探索开展水域经营权改革,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本,将乡村休闲旅游和相应河段水域管护职责打包,形成河湖管护新机制。

下一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跟踪绿色发展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推进情况,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加快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经验,为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