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8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绿色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凝聚学术界的共识和力量,1126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暨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发布会”在线举办,与会学者围绕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展开研讨与交流。

以绿色创新为核心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项长期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江流域相关省市同心协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介绍,《2022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在创新产出水平、创新制度建设、研发投入引导、创新基础优化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强调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融合关系,为长江经济带更好发展提供了经验总结。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建清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出后,长江流域包括上中下游逐渐呈现出一体联动的发展趋势,上中下游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生态环保一体化等方面的相关指数都有显著变化,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提出,未来十年,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以绿色创新作为核心载体,强化绿色和创新之间的互动,强化绿色在整个权益中的统筹作用,同时推动我国创新链在智力链、学术链、智库链上的进一步强化。

以区域战略联动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对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新发展格局进行定位,同时也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

张建清表示,目前,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发展优势明显,但长江中游城市群亮点不突出。如果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无法成为枢纽或发展存在缺陷,就会制约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活力的释放。张建清建议,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更多政策支持,增强长江流域省际层面的协调,推动建立跨省市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解决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存在的冲突问题。同时,在未来互动和协调发展中以产业链、航运链、创新链等为引领,带动协调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表示,在长江经济带整体布局中,要加强推动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合作,比如率先在政府间进行合作,加强市场联系,发挥好科技金融、产业科技金融的作用。同时,借助市场力量,以市场推动区域合作,保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国内大市场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认为,消费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消费升级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消费可以倒逼技术升级。当前我国消费正逐步由生活必需品向非生活必需品以及弹性更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方向转型,因此消费可以改变经济结构,对我国产业发展发挥促进作用。此外,消费升级可以促进经济绿色发展,而消费层次的提升将有助于工业绿色转型,带动工业实现绿色发展。

黄庆华建议,提升长江经济带的消费水平需要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支付能力。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环境,从软硬件条件、扶持政策、消费保障等方面提升消费舒适性。要加强培育消费新业态,倡导新型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通过转变居民的观念,促进新业态带动新消费增长。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角度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未来能够很好地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就是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对此,可以加强人民币回流机制,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人民币回流中心,同时以长三角为实验区,加强人民币离岸市场、资本项下人民币的跨境流动。此外,还可以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建一个自由贸易账户网络,使其成为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主要通道和基础性平台。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从打造长江经济带人才与创新雁阵格局的角度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要遵循客观规律,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聚力推进头雁城市、重要支点城市、节点城市的人才雁阵建设。在重要城市深入开展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还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积极的区域协调利益机制,使长江经济带雁阵格局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