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8

    来源: 中国水运报

落实《长江保护法》,我们在行动

39日,扬州港口海事处向一艘超标排放生活污水的集装箱船开出了防污染罚单;同一天,江阴海事局查处了一艘三无渔船;323日,浦东海事局查获一起船舶非法运输长江流域禁运危险化学品案件……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简称《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多地海事部门严格对照法律要求,纷纷开出了相关条款的第一张罚单。不少海事执法人员表示,有了法律的加持,海事执法依据变得更加明确清晰。

作为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一经出台,得到各水运主管部门、港口码头、船舶企业、船员的积极响应。为了解该法律具体的实施效果,记者走访了港口、航运企业以及水上从业者。

让执法更有威慑力

310日,南京龙潭海事处执法人员在龙潭集装箱码头检查时发现,一艘集装箱船自39日下午靠泊码头至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一直使用船舶副机发电,在具备使用岸电的条件下,仍未使用岸电。对此,执法人员按照《长江保护法》规定,对该船舶予以立案调查。

《长江保护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具备岸电使用条件的船舶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岸电的,有关主管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多位海事执法人员向记者表示:该条规定加大了违法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执法的威慑力。

记者了解到,此前《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应当使用岸电的情形,《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也重申了船舶按照规定使用岸电的要求。但海事执法人员介绍,以上方案办法都缺乏相应的处罚条款,海事执法人员只能尽到全力规劝作用,督促船舶落实有关要求的力度不足,《长江保护法》则用法律的强制性填补了这一空白。

重庆海事局法规处处长刘德学告诉记者,不仅是岸电使用方面,对于在长江流域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等行为,处罚金额及处罚力度都比以前相关条款规定高的多。

《长江保护法》充分体现了责任更大更严,违法处罚更重更硬的要求。刘德学谈道。该法律进一步强化了责任导向,不仅强化了行政管理对象的责任,也强化了政府等主管部门的责任,如第八章法律责任章节中,第一条就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违法行为明确了追责规定。纵观全文,共有62条有关政府的责任规定,占法律条文总数的65%,体现出《长江保护法》的综合性、跨界性和宏观性。

港航共筑生态屏障

325日,记者来到果园港集装箱码头,见码头工作人员正为一艘刚到港的船舶接上岸电,再让船舶开展卸货作业。

果园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国家级绿色智慧港口。果园港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提出了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要求。但三峡库区水位变化极大,高桩直立式码头在不同季节水位落差高达30余米,与沿海和下游感潮河段水位变化完全不同,果园港安装岸电设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当时也没有相关行业标准。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果园港不等不靠,自主创新,设计了一套大水位差直立式泊位电缆卷盘式岸电设施,电缆卷盘能根据水位高低自动收放电缆,方便船舶插接,保障了船方用电安全。该方案还在内河码头岸电推广应用中得到推荐。

智慧化是果园港打出的一张靓丽名片。据了解,在果园港滚装码头,船员可使用码头提供的标准接头软管与舷侧标准接头连接,通过扫码、获取数据再提交,完成污水自助交付。污水排入增压缓冲柜,当达到高液位时,增压缓冲柜自动启动转岸,排入港区生化池,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油污水则排入港区储存柜,由有资质的协议单位进行转运处置。

目前,码头已安装了智能垃圾箱、智能污水流量计、智能岸电显示器等设备,实现全智能,全自助,全天候三全目标果园港滚装码头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深入贯彻《长江保护法》,今年年初,重庆港务物流集团董事长杨昌学还表示,2021年该集团将投入环保资金5100万元,全面开展污染物排放检测,力争将果园港创建为长江上游首个5星级绿色港口。

不仅是港口方,航运企业也在积极落实《长江保护法》的有关要求。

根据《长江保护法》第五十一条内容,国家建立长江流域危险货物运输船舶污染责任保险与财务担保相结合机制。为了落实长江的污染防治措施,作为长江航运危化品运输市场的龙头企业,重庆市泽胜船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泽胜公司)已为船舶购买了《沿海内河船舶险》《沿海内河船舶油污责任险》《船舶船员责任险》《货物价值险》等主要船舶险种。公司将船舶污染责任保险与财务担当相结合,为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提供了安全、环保屏障,助力一江清水永续东流。

此外,泽胜公司已完成62艘船舶生活污水柜和油污水柜改造,全面实行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船上储存,交岸处理的零排放措施;并大力推进传统船舶节能减排,率先在长江航运上推出了船舶主机冷却水余热利用系统改造项目,该项目年节约柴油2461吨合计一千多万元,节能3586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0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具,该项目还成为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循环低碳示范项目

退捕上岸渔民坚守护江一线

今年60岁的赵世锦是湖北省嘉鱼县的一位老渔民,也是嘉鱼县江豚保护协会的会长。

赵世锦家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祖上三代人都过着一条船就是一个家的渔民生活。随着1992年长江新螺段白鳍豚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月至6月禁渔期赵世锦便不打渔,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江保护工作中。

赵世锦有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1986年,他协助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捕捉到了一头名为珍珍的雌性白鳍豚,可惜的是,两年半后,珍珍不幸染上肺炎死去。然而珍珍可爱的模样一直在赵世锦脑海中挥之不去,也更坚定了他投身保护长江的决心。

从保护白鳍豚到保护江豚,从一个人践行到一群人合作,从2017年嘉鱼县江豚保护协会成立之初的十几人到现在的60多人,赵世锦一直走在保护长江的道路上。

202011日起,长江重点水域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赵世锦家也彻底结束了延续几辈人的渔民生活。虽然失了业,但赵世锦并不感到气馁。以前为了生计在长江捕鱼,但现在长江已面临无鱼可捕的地步,实施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我们愿意舍小家,为大家他这样说。

现在赵世锦买了一艘货船,与曾经的渔民们一起跑长江运输,在跑船的同时,他也继续承担着巡护员的责任,观察长江生态环境,对非法排污和电捕鱼等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此前长江实施的阶段性禁捕也起到了作用,有时候跑船能看到鱼群跟着船跑,心里着实高兴!

今年4月赵世锦就要退休了,但是他表示心中仍有遗憾。根据《长江保护法》第十六条,国家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参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绿色发展的活动。对在长江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此,赵世锦介绍,嘉鱼县江豚保护协会已开展3年多的长江保护工作,但是经费来源主要还是会员自筹。

目前我们的会员主要以渔民和志愿者为主,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大家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在保护长江,希望有关部门能更多地关注我们这些民间组织,给予我们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希望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进一步壮大普通群众保护长江的合力,让我们有能力做更多事情。赵世锦期望。

对于退休后的生活,赵世锦也做好了打算。时常带着孙子孙女去江堤边走走,捡拾垃圾,看看江水,偶尔还能看到江豚,就是他最期待的事情。保护长江,是要一竿子插到底的事情,就算到了我干不动的那天,也希望子子孙孙能继承长江大保护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