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30

    来源: 中国环境网

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坚决筑牢生态屏障

张纪华

作者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五年内两赴云南考察调研,均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构筑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是全省生态环境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云南必须紧扣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承担和履行好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当前,要着力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定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党委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指导监督责任,人大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立法和监督责任,政府有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法院、检察院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责任等,构建权责明晰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组织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项督察等,切实压实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制定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办法,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统筹协调、督促督办,加快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让蓝天白云成为云南的标配,让一江清水流出云南,让云南这一方不可多得的美丽净土得以永存于世。

扎实抓好督察整改,切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完成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高原湖泊环境问题专项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有关问题、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等整改,持续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积极做好环评审批服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评价三线一单制度,切实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性、针对性、精准性。深入推进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积极支持服务全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尤其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全省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环评审批特殊措施,优化环境监管执法方式,加大服务指导帮扶力度,既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又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不断强化生态优势。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和勘界定标,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指标体系及标准规范。全面梳理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内人类活动情况,加快生态保护红线信息监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0-2030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重点领域、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建设,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管基层能力建设。高标准筹备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围绕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政策体系等七大体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切实构建高效协同的生态环境保护运行机制。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携手共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结合职责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云南中心平台作用,进一步深化与老挝、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的跨境生态环保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沪滇、滇川、滇台、滇黔桂和泛珠等双边、多边区域生态环保合作,共同维护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营造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大力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等创建,通过创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引导每个人都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践行者、推动者,切实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